2021年04月14日第06版4月的海南,春光明媚。
驱车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沿环岛高速向西行驶,半小时左右便抵达位于澄迈县的海南生态软件园。 流水潺潺,鸟语花香,办公楼被大片的树木掩映着。
“不像产业园倒像是公园。
”这是李亮的第一印象,也是这里最吸引他的原因。 作为中国电子(海南)联合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,如今一年中至少有10个月,他都工作在这片园区里。 “生态真好、空气真好、景色真好。
在这种环境里工作,身心轻松、不觉得累。
”李亮说。
筹建这座产业园时,海南生态软件园总经理杨淳至花了不少心思。
他是国内较早的一批职业经理人,转战过多个行业,2008年投身海南信息产业。
“这里当时啥样?一片荒草地。 除了有高速经过,再也找不出什么亮点。
”杨淳至说。 在这里建软件园,靠啥吸引人呢?“生态!”杨淳至果然有高招,“要想有所发展,就得突出优势。
”此后4年,这片荒地里“长”出了一座“远看青山绿水,近看美景如画”的生态软件园。
“自然生态”还只是外在,“产业生态”更能抓住互联网从业者的心。 除了有办公场所,这里还有商业街、学校、酒店等配套设施。 园也是家,家也是园。 2020年,海外留学归来的冯晓辉到园区配套学校担任教师,如今还把全家都迁来海南,“以后孩子也在这里就读,全家一起在园区里生活,挺幸福的。 ”2018年10月,海南生态软件园设立区块链试验区。
2020年,海南省发布《智慧海南总体方案(2020—2025年)》,交通、教育、金融、数据安全等领域,成为应用区块链技术的舞台。 有舞台就得有导演。
刘浛就是其中一位。 此前在清华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的他,从软件园的发展趋势中看到了自己梦想的方向,如今已成为牛津(海南)区块链研究院监管科技实验室负责人。
因环境而生、为事业而长。
对于创业者来说,海南生态软件园不只有山山水水,更有梦想和青春。
到2021年初,园区已落户区块链应用和研究企业近200家。
如今的海南生态软件园,走出了一条产城融合发展园区的新模式。
2021年1月至3月,软件园税收亿元,同比增长%,占澄迈全县税收的比重超75%。
(责编:潘惠文、蒋成柳)。